“莫爾友出資出力,花了20多萬把石鑼村7組的堰塘修好了。他真的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。”安岳縣長河源鎮石鑼村74歲村民呂國民激動地說。
據長河源鎮石鑼村黨支部副書記龍英介紹,因地理位置原因,石鑼村7組雖離書房壩水庫不遠,但村民卻享受不了書房壩水庫的水資源。雖然有一個堰塘,但由于年久失修,根本蓄不了水,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只能靠天。
“我是石鑼村7組人,經常回老家,看到堰塘爛成這樣,存在安全隱患,非常擔心。回去和家人商量后,決定找專業公司設計、自己出資把堰塘修好,讓大家充分把堰塘利用起來。”莫爾友說。
今年45歲的莫爾友,從事建筑勞務方面的工作。為了解決鄉親們的用水問題,他忙前忙后,找到專業設計公司、建筑公司按照高標準對堰塘堤壩及附屬設施進行完善修建,共耗資近30萬元。現在的堰塘壩面平整、堤壩堅固、配套設施齊全,蓄水能力增強,極大地方便了石鑼村7組村民。
據了解,莫爾友從1993年開始在安岳縣城打工,通過自身努力,逐漸在建筑勞務行業有所發展。在自己過上小康生活后,他沒有忘記家鄉石鑼村。莫爾友說,他對家鄉的熱愛和牽掛不比任何人少,十分愿意在能力范圍內全力為家鄉的發展作貢獻。
“石鑼村7組的公路是2014年修建的,當時找項目支撐,找領導支持,做村民思想工作,最后終于把路修成了。”莫爾友說起修這條路時,臉上洋溢著幸福與自豪。據了解,當年為改善石鑼村出行條件,莫爾友捐資20余萬元推動了7組村道的建成。
“我在石鑼村承包了14畝地經營魚塘,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給7組村民每家每戶送魚。”莫爾友說,自己經常回老家,和村民關系融洽。近幾年,他每年都會請全組村民一起吃團年飯。
謝宗兵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